2016年6月14日

收假症候群的大爆發

從淡水就表現出的不情願回來,從昨天收心操的拔河過程,
早已預知今天早上起床與上學不會太順利 ><

早上,兩人為了細故,竟然互打了起來,
吸一口氣,關上門,我需要離開戰場,思索怎麼收拾他們...
(縱使有心理準備,也知道問題源頭,還是要應對與行動阿)

掄起小鼓棒,氣勢十足地叫兩個下床靠強站好,
虎媽: 倒數十秒(其實有三分鐘了吧),先調整呼吸。
虎媽: 一大早吵架打架,覺得不開心地舉手。
兩虎: (舉手)嘟嘴,淚汪汪..
虎媽: 除了搶枕頭不開心,誰可以發現新中讓你更不開心的事情是什麼?(註一)
虎妹: (舉手)我放假很久,還去淡水,今天很不想上學(註二)
虎哥: (點頭)我也是
....................驚訝!......兩小子覺察能力有進步喔..............
虎媽: 妹妹來(抱一下,輕拍背),媽媽欣賞你可以說出這個感覺。不過不只你們,一定有很多小朋友也是這樣不想上學的心情。可是,我們等一下還是要出門,你可以怎麼換一句話,鼓勵自己去上學呢??一邊刷牙洗臉一邊想一想,想到告訴我。
虎媽: 哥哥來(抱一下,輕拍背),你有想到什麼話告訴這裡的小瑞麒(指指額頭)了嗎?
虎哥:沒有,我就是不想上學,因為同學都...老師也....英文課...數學也...(障眼法又來了)
接下來我聆聽而詢問,有些給予鼓勵,有些給予建議,有些記在心裡(過早學習知識,真的帶給孩子很多的壓力與沒自信,唉,社會的分數競爭價值下,究竟家長要看見怎樣的孩子呢??)(註三)

我牽著哥哥的手一邊說一邊盥洗。
妹妹接著說了一句我要大力鼓掌的話,
虎妹: 好笑的事一下就過去了,我想不出上學還有什麼好玩的事。

接下來,我們持續準備上學,持續對話。
媽媽小時候很喜歡上學喔,因為有兩件事可以給我持久的樂趣。果然他們被挑起好奇心了,不斷追問。我說,一件有關於學習,一件有關於朋友。
虎妹: 到底是什麼事情啊??(這句反覆問了十次吧...)
我堅持地說,你必須從自己一天的學校生活去發現,因為媽媽的學習與朋友都艮你現在不同。所以,你可以從同學身上發現樂趣,從老師教的事情發現樂趣。(註四)發現時,隨時跟我分享喔...(車子開到幼兒園,哥哥跟我擊掌下車,眼神還是有不捨)

這件親子功課,是誰也無法代替我執行的功課,如果今天我逃避了,他日一定會在更大的年紀與更大的事件中爆發。所以,還是硬著頭,面對吧!!

(註一)已經掌握情緒引爆的核心,就直接切入重點。不再花時間處理瑣碎的誰先如何,誰又打了誰...
(註二)哥哥已經間歇發作了三天的情緒,妹妹都很理智的壓抑,表現出大人期待的樣子。其實,只是情緒藏的比較深。
(註三)下班後,與班主任還有導師交換了許多幼教理念。所有的教育人員,縱有困難,是否都願意傳遞更多好的價值給家長呢?還是,順從近利,而失去理念? 我認為這點很重要,大家要互相鼓勵喔!
(註四)妹妹晚上分享了一種快樂~與同學聊天。哥哥仍然說,沒發現!!

2016年3月11日

固定的,有質感的對話,溫暖開始交流

       每天睡前,與早餐時光,成為這半年來,我與孩子們固定的談話時間。
       每天能夠陪伴他們的時間,仔細算算,早上一小時,下班後到他們入睡,3~4小時,而下班後,往往手邊還有公事或家事,其實隱隱覺得愧疚。因此,我更是告訴自己,睡前與起床時間,除了堅守時間原則,我要有品質的,有耐心的,讓他們知道我很重視他們,他們是我最愛的人。
        於是,兩件事情,在驟冷的清晨,他們徹底的溫暖了我的心。
        昨晚,我們從口罩使用,聊到了家裡清潔,哥哥說,覺得家裡環境不乾淨(媽咪臉上出現三條線),我回應說,我也這樣覺得,我希望洗手台乾淨,可是,四個人使用,只有我在擦拭與復原,三比一,當然還是髒掉。哥哥說,他的確看見都是媽咪在擦廁所與廚房的洗手台。我說,如果,願意復原與擦拭的人變成二,或三,那麼,環境就會乾淨啦~
        早上,哥哥刷完牙,果真瞄到他在用海綿擦拭洗手台。除了大大的即時讓他知道我的感動與欣賞,心裡真的開心他願意為改變家裡環境而付出實際行動。
        吃早餐時,妹妹照例又把羊奶灑出來滴落桌上,她趕快自己擦乾,卻還是被哥哥數落,我的桌面比你乾淨,頓時,好勝的妹妹眼看就有了些情緒出來。
       我立刻說,妹妹進步了,以前是灑出來很多,今天只有幾滴,而且她自己擦乾淨了!我覺得跟自己比有進步最重要。果然,妹妹因為被肯定,而又綻開笑容。
       接著,我把與他人比較,和與自己比較的差別,把我的觀察與評價慢慢說給他們聽懂,也回答了他們提出的生活例子,再次重申,不要養成比較的習慣。
       飯後,妹妹跟著我收拾早餐店桌面,我們把餐盤,垃圾集中放好,每天都如此,才離開座位。他們的疑問很多,我回答,這是從一位校長身上學到的,小小動作,看見貼心,整潔,細心,所以我願意這樣做。
        孩子漸漸懂事,很會觀察身邊大人的行為與差異,每個習慣建立的背後,有其道理與價值觀。如果,我的言行一致時,真的很容易就說服他們,也立刻看見他們跟著做。當然,我也有被吐槽的時候,唉~就只能怪自己啦!

2016年3月6日

首調vs固定調教學~以學習共同體進行

        學習共同體的理論,相信大家從書籍與網路可以找到豐富資料,在此不贅述啦~
        我要呈現從教師觀點,在共備、觀課、議課的歷程中,究竟有何好處? 有何差異?
        面對新的教育思潮與方法,我的價值判斷很簡單,【試試看】,然後【教師增能又輕鬆、學習有效又快樂】就是值得分享的教學策略,否則,跟它說掰掰。  
         以下會用~夾敘夾議的方式,先說教學設計,再分析差異,來說明四年級【首調VS固定調教學~以學習共同體進行】

【階段一】共同備課(105年1月25-26日於輔導團辦理~國中小音樂老師跨校共同備課)
       
#分組共同備課細節,請參考另一篇【尚未整理完成】
        
#流程 發起教學困難之主題 -> 分組解構教材 ->重組核心概念 ->講師提供策略
                                                                                                (並行) ->小組提出教學策略(評量)
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加入了蚵寮國小老師們這一組,以工作坊形成的方案,組織成我的教學策略與流程。
康軒(四下單元一)


1.      教材中音樂元素分析
(1)p.27
首調與固定調概念
(2)p.30升ㄈ直笛指法
(3)p.31習奏~龍的傳人
2.      學生可能遇到的困難、迷思概念
(1)分辨與認識名詞:首調與固定調
(2)首調與固定調的感受與應用
(3)直笛指法升ㄈ的記憶與熟練
(4)吹奏含有指法升ㄈ的樂曲

初步教學流程再次與佳君老師討論,我們對於教學中觸碰的調性、名詞用法、主次概念等,又做了分析與蒐集資料,確認理論無誤。

決定
教學重點

(學生應學會的知識或能力)
1.      教學重點->選擇教學(評量)策略-> 策略步驟(思考如何讓學生有效學習、思考及表達)
(1)教學重點->認識首調與固定調、升ㄈ直笛指法
(2)教學策略->高大宜手號、移調記譜、聽唱聽奏模仿、即興創作

2.      教學步驟與目的
   (1)五音聽唱與手號->建立【首調為移動調】的感受與認知。
   (2)移調記譜->認識移調記譜的原理。
   (3)G譜號與升ㄈ位置->認識譜號與記譜的原理。
   (4)演唱龍的傳人->比較首調與固定調的唱名
   (5)模仿與聽奏升ㄈ直笛指法->直笛指法升ㄈ的記憶與熟練。
   (6)聽奏與模仿吹奏->熟悉直笛指法升ㄈ、習奏~龍的傳人。
   (7)直笛即興創作->熟悉直笛指法升ㄈ、創作與表現。

3.教具準備
   (1)龍造型紙卡、圓點磁鐵、學習單 - 教師
   (2)直笛-學生

#收穫 找到有效的策略突破自己不願挑戰的教學主題伸了許多教學的想法(未來可以繼續玩的...)
#特點 學共在共同備課中,強調教材解構歷程,不要照本宣科,而是找出教學概念中的主次與順序
#堅持 樂理教學,也要從音感建立開始


【階段二】開放觀課~以學習共同體實施 (學生3-4人一組)

依照教學流程,設計了三個【關鍵問題】,也就是學共教學所謂的【概念鷹架】,透過鷹架問題,學生從教學活動中,透過討論進行概念的歸納、運用、延伸、綜合,形成自己的解讀與理解。

1.    建立【首調為移動調】的感受與認知
         五音(6-7-1-2-3)聽唱與手號教學:上下級進2>>5
               提問a. 觀察一下,演唱時,一樣與不一樣的地方在哪裡?
                            (A:唱名與手號動作一樣、實際音高不一樣)



 
#聆聽學生從感受,轉化為表達(口語、文字)時,有詞彙不足的現象(學習起點)
#觀察音樂專業詞彙(術語)不足情形下,他們如何表達與溝通(連結經驗、比較、比對)
   #學習主導權交給學生,教師走動聆聽(兼拍照),5分鐘的對話
   #學共討論的重點觀察~討論時事安靜而專注的,不是激烈而競爭的(給他們拍拍手)


















傳統教學,教師可能會在黑板作概念歸納








#學生用自己的話解釋新術語,呈現學生對於概念是理解的。
#海報(學習單)呈現的學習與思考的歷程,空間允許的話,張貼在教室,讓他們永遠有機會,用自己更好的話去添加、修改、比對。教師不需要在這時,糾正學生,或急於給課本的標準敘述。(傳統教學會在音感體驗後,由老師作概念統整,給予標準答案,如左圖,甚至叫學生背下無法理解的"定義")

2.  認識移調記譜的原理
       (1)移調記譜,依序呈現一線譜>>二線譜>>三線譜。
            提問b. 如果第一線定為ㄌ,請排出ㄌ、ㄒ、ㄉ
                        如果第二線訂為ㄌ,請排出ㄌ、ㄒ、ㄉ,你發現了什麼?      
                        (A:線譜上會隨著定位音的位置改變,而一起移動唱名高度)   
學習單、龍珠為起音ㄌ,寫出移調的定位音
      移調記譜
認識移調記譜
  

        
(2)配合教具「龍」的位移,讓學生寫出線譜上的定位音(學習單)
     #這個練習真的很簡單,幾乎全班都完成,目的在於1.多線譜概念 2.線譜與定位音關係



3. 認識G譜號與記譜的原理,以及音高(DEFGAB)位置

  (1)加上G譜號,請排出指定音高- 龍的傳人部分
       提問c. 音高是固定了還是會移調?
                    (A:G譜號上音高固定了)       固定唱名
  (2)拿下G譜號,換成第一線定為ㄌ,全班練習寫寫看     
      

#小組完成的過程中,又再次確認概念與討論答案。
#在提問a.b.c.三個概念鷹架之後,這張學習單算是【概念統整】,綜合兩個概念作比對與討論,也完成本次上課最後的【概念延伸跳躍】
#傳統教學,常以教師在黑板呈現,全班共同回答作結束,學習共同體則把這件學習思考的工作還給學生自己完成。不過,重點不再學生寫的正確與否,而在於聆聽與觀察,【答案如何產生】
傳統教學習慣,教師會在黑板做歸納比較,全班演唱兩種唱名
4.  直笛指法升ㄈ的記憶與熟練
   (1)模仿與聽奏升ㄈ直笛指法
   (2)聽奏與模仿吹奏~龍的傳人
   (3)直笛升ㄈ即興創作與接龍
#最後,步驟(2)(3)來不及操作,原因來自於蚵小學生與我初次接觸,雖然表現很好,終究師生默契待加強,還是略有耽擱流程。
#此教學流程,我曾以傳統教師帶領的教法在自己的班級實施,可以勉強完全做完。所以,研判以學共合作學習討論方法,與教師主導概念方法相較,時間相差不超過5分鐘。

【階段三】共同議課,提出對於學生學習的觀察

#教師要習慣觀察學生,而不是觀察老師,其實需要練習。
#我的經驗是,要3-5次的觀課練習,才能把焦點從老師身上放回學生,並且作紀錄。
#如果,觀課教師非常熟悉今日教學設計與流程,則有助於專心觀察學生如何學習。



2016年2月25日

高大宜手號--歌唱教學超好用聖品

歌唱、直笛教學的最佳工具
最大的優點
1.老師不用說話,聲音很節約...哈哈
2.老師可以行走自如,不用綁在鋼琴旁邊
3.視覺上輔助學生掌握音高

使用時機
1.音感教學(級進、跳進、和聲)
2.音階概念認知、首調唱名
3.小曲子聽唱、困難樂句教唱、頑固伴唱、簡易二部合唱

教師練習建議
1.先從不加升降的八度音開始練習。
2.首音Do放在大約自己的褲腰處,高音Do約置放在頭頂。
3.中年級可以配合教學目標,從3-5音的練習開始。依學生熟悉度,逐漸增加音域。


4.國小階段用到的升降音有限,使用升降音前,請再看圖確認。

用手號引領歌唱,當然也可以用手號引導吹奏...

請參考另一篇
http://leewanlun.blogspot.com/2016/02/5.html




手號之演奏教學應用- 5分鐘學習直笛二部合奏

高大宜手號的實用性,除了歌唱教學,我也喜歡用在直笛新曲教學,以及二部合奏。

直笛新指法或困難樂段,學生需要專注熟悉運指,記住指法變化的手感,所以,我會直接以手號提示音高(而不是看樂譜吹奏),學生直接演唱唱名,之後進入吹奏。

P.S. 新樂段+新指法,不宜直接要求學生能夠視譜吹奏,這件事包含了兩個難關,一個是認知上新樂譜需要辨識認譜一個是技巧上直笛新指法的記憶與熟練。(教學的細膩度,或是教師的實戰經驗,往往可以從這個細節看出來。也是許多新手教師在試教時,含糊帶過的部分)

直笛二部合奏--歡樂歌
步驟一、手號引領唱名,唱出新曲段落 (從陌生的第二部開始)
                五年級學生已經有【升ㄈ】唱作【ㄈ一】的經驗,因此,直接以手號帶領唱名。

步驟二、看手號提示,吹奏困難樂段
                歡樂歌旋律,對於學生是耳熟能詳的曲子,所以,困難段落在於熟悉二部曲調,以及運用【ㄈ一】直笛指法於樂段中。
                
影片中,為學生首次吹奏第二部曲調,在發下課本以前,他們也不知道自己在演奏的是什麼
老師,就是有賣弄玄機的特權啊~~~

各位也應該有聽到,雖然五年級已經學過【升ㄈ】,但是吹奏到此音時,仍然是學生的關卡(老師在分析教材時,已經先抓住學習的困難點)
雖然乍聽之下,仍是零落與音色不佳,但是,比起翻開課本,開始寫注音、開始唱譜...等認知教學作法,手號教學更命中教學目標--【二部合奏+升ㄈ運用】從技術感知開啟教學

步驟三、二部合奏--善用差異化完成教學目的
               直接找班上視譜快速的2-5名學生,練習一次第一部,其他同學仍然看教師手號吹奏第二部。我們將能力有落差的孩子,分別以視譜吹第一部,與不需要視譜吹第二部,完成了二部合奏的樂段。這個就是音樂課中,教師可以使用的【差異化教學】方法。


                好啦~~5分鐘內,完成歡樂歌的二部吹奏教學與練習。

其實,影片中,我卡到音...你發現了嗎?? 噓...老師若無其事,學生就不會發現


延伸學習
        發下課本,指譜閱讀譜上符號,視唱剛才吹奏的樂段,輔助學生對於二部合奏樂段的印象。
把樂譜認知放在延伸活動,因為主要教學目標不是認譜,所以不宜花費太多時間卡在認譜這件事。但是,【認譜】是音樂教學之重要內容之一,如同【音感】教學,需要每節課持之以恆,善用方法,逐步培養,才不會打壞學生學習的興趣。


2016年2月21日

和聲音感教學(普通班級)-初學與10周後

音感訓練,是音樂教育(音感、演唱奏、樂理、創作、欣賞)中重要的區塊之一,在教學設計時要把握的原則有兩個:
一是持之以恆,在每一堂音樂課中,都要循序漸進的至少實施5-10分鐘。
二是與主要教學概念結合,音樂課時數不多,因此音感教學更要搭配各年段與各單元主要的音樂概念作教學設計,則更有效率與效能。所謂主要教學概念舉例如,五聲音階、大調與小調、和聲、和絃、新節奏型...等。

特別說明,普通班學生不是藝才班或音樂資優班學生,音感教學不宜使用音樂班的視唱聽寫方式進行,一來普通班音樂課時間少,應掌握在音樂課中的內容分配平均合宜,二來要顧及音樂課教學的趣味性,保持學生學習動力,避免太多的機械性練習,會讓學生心生恐懼。

【音感練習使用時機】
今天錄製的影片,是五年級上學期,一批新的學生,在每一堂上課開始,都會從各種音感訓練開啟聆聽的習慣。簡單說明後,立即練習,大約3分鐘以內,可以完成一個小小練習。在聆聽與歌唱中,心情就逐漸進入專注學習的情境了。

【音感練習小工具】-高大宜手號
是音感訓練時最得力的工具,讓老師省下說話的力氣,在視覺提示下,持續讓音樂流動。

【與課堂教學的搭配】
五年級至六年級的歌唱曲子有許多二部合唱的小作品,同時,高年級也要學習的樂理包括了【調性、和聲、和絃...】,因此,我會配合每次上課的樂理主題,或是歌曲中的特殊音形、和聲元素,設計每一次開啟課堂的音感練習。3度和聲,適用於多數初學合唱歌曲,所以,影片中呈現的,是最基本的3度音程和聲音感。

【教學目的與延伸】
此次練習的目的
1.在於教師的聲部加入後,學生仍然能夠穩定的齊唱上行與下行音階。
2.聆聽教師與學生形成的3度音程感受。
3.建立音階中3度音程的概念與反應。

未來教學延伸
1.教師今日演唱聲部,由學生自行擔任,形成學生分兩部演唱3度音程。
2.經過音放心中,形成內在聆聽,學生直接唱出三度和聲的級進。
3.同樣演唱形式,可以變換G大調、F大調的練習。

例如,以下影片,是經過大約8-10周,學生在演唱吹奏G大調二部樂曲前,先進行的音感訓練。您可以看見,以G大調音階組成。也可以觀察到,學生可以自行掌握3度跳進的音高,形成3度和聲的合唱練習了。

但是,最後還是要說,別以為這樣,音階和聲練習後,就能順利唱二部合唱了,這些功課,沒有一件可以一蹴可幾的。

欣賞-貝多芬第九交響曲第四樂章

第一堂課(五年級下學期) 決定直接從作品入手,下一堂課 再來閱讀與了解音樂家的創作背景與作品定位。
第四樂章超過四十分鐘,我分成五段來聆賞,
其實,一旦分段後,整個樂曲的結構就明朗了。
從樂器,配器,音量,音色,主題,變奏等音樂元素引導孩子辨識與感受。
已經耳聾的貝多芬想表達的快樂,究竟是什麼?
從結構嚴謹,又表現明確的作品中,孩子果然開始與貝多芬在音樂中穿越時空的交談了!
大提琴與低音提琴的引奏,發人深省,點出快樂,覺不是輕浮的感受,真的是一部絕世作品啊!
欣賞版本要有代表性
欣賞抽象而龐大的交響曲,原本就不容易,教師一定要在教材分析時,先做合適合理的分段,欣賞時分段進行是必要的。
在音樂欣賞時,建議教師,引導學生從聆聽音樂元素開始,感知與說出【音量變化、速度、樂器變化順序、演唱者的順序...】,再依據這些音樂證據,引導學生說出感覺如何,延伸思考為何如此安排,作曲家的目的與用意可能為何?  這樣的歷程,可以訓練學生對於作品有更多音樂批判性思考,而不會流於胡亂發表感覺,或是怎麼說也是詞窮的窘境。